
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廠區。 李鳴發/攝 中信泰富特鋼/供圖
本報記者 | 繆曉琴
從曾經裝備技術逐漸落伍、瀕臨破產,破繭蝶變為如今在簾線鋼市場舉足輕重、在造船和高端海洋裝備領域內的特種高強度焊絲市場占有率極高的高新智能化“綠色鋼廠”;國內平均每三只輪胎里就有一只輪胎的骨架材料是由這家企業生產的簾線鋼制成的…… 近年來,老牌國企青島特殊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特鋼”)在重組后依托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業務平臺,全面深化改革,在市場化運營、高質量發展中找回“精氣神”,迅速邁入品質顯著提升、業績大幅增長的“第二春”。
融合企業文化,激發內生動力
重組前的青島特鋼,產品類型相對單一,質量不穩檔次不高,人才持續流失,員工士氣低落。為了加快建立市場化機制,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從思想觀念、操作方式、經營管理等方面同時入手,幫助員工認清自身差距,堅定發展信心,統一思想認識。通過對特鋼文化理念更深入地認識以及學習成功經驗,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設得到強化,轉型的決心堅定了,員工隊伍面貌煥然一新,推動了青島特鋼事業向前發展。 重組后,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向青島特鋼派遣了多位管理、銷售、技術開發人員,支持青島特鋼全面深入地完成轉型;青島特鋼的業務骨干、后備人才、班組長等也被安排前往集團旗下興澄特鋼、大冶特鋼等兄弟企業,圍繞生產經營、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產品研發等關鍵環節,進行一對一崗位跟班學習,通過直接地互動交流,不斷注入現代化制造業管理技能;各單位內部也全方位轉化培訓成果,累計分享培訓1000余人次,工作能動性呈現“百花齊放”局面。 此外,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在青島特鋼內部全面開展精益生產、質量、新經濟責任制、杜邦安全等培訓,并組織各部門積極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員工培訓,全面促進了職工隊伍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實現了干部隊伍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合理梯次配備。
深化改革舉措,全面壓降成本
從昔日的虧損大戶,到今天的盈利板塊,青島特鋼逆勢而上的“成功”離不開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為改善青島特鋼成本結構而打的一套“組合拳”,其中包括:通過向青島特鋼提供專項借款,償還企業應付賣方及其下屬企業的借款本息;通過資金集中管理,保障企業資金安全;通過嚴控貸款規模,降低了平均融資利率;通過改變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增加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等,最終使青島特鋼的噸鋼財務費用降低了80%。至此,青島特鋼開始走出經營困境,輕裝上陣步入盈利發展新階段。 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推動專業化整合,將青島特鋼大宗物資采購及銷售納入集團統一管理,減少了旗下企業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大宗物資享受“拼團”采購價格,對于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短短3個月后,青島特鋼便告別寒冬煥發生機。2018年,企業全面扭虧,實現盈利6.92億元;2019年,青島特鋼的總營收已達到159.6億元,凈利潤規模超過10億元,凈資產規模37.81億元;2020年企業在疫情影響下,產銷量仍同比增長近8%;2021年青島特鋼凈資產規模突破60億元,總營收超過195億元,已然成為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新的盈利增長點。
產品面向高端,理念脫胎換骨
在砥礪前行中奪取市場話語權,在闖、創、干中準確把握市場脈搏,中信泰富特鋼賦予的一連串改革創新“金鑰匙”,打開了青島特鋼的思想之門、發展之門,開創了企業闊步向前的新氣象新格局。 在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青島特鋼重新進行市場定位,提高產品線中高端比例,一大批優勢產品應運而生,顯著提升了企業的市場話語權和企業抗風險能力。 2021年,青島特鋼成功開發直徑15.2毫米2300兆帕級預應力混凝土用高強鋼絞線用盤條,創造了高速鐵路箱梁靜載試驗史無前例加載等級記錄;針對汽車輕量化趨勢開發的高強彈簧扁鋼新品,深受知名汽車廠商青睞;直徑5.4毫米1960兆帕級橋梁纜索鍍鋅鋼絲用風冷盤條突破強度極限,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并且還繼續研發出2100兆帕級別,達到目前全世界橋梁纜索鍍鋅鋼絲的頂級強度級別。 刀刃向內的改革,帶來的不僅是企業硬實力的脫胎換骨,更激發釋放了市場化運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活力。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為青島特鋼引入“銷售圍著市場轉,生產圍著銷售轉,其他圍著生產轉”的市場理念,引領企業上下走出“舒適區”,幫助青島特鋼堅持走好品種質量效益型道路。 在品控管理方面,集團深入貫徹宣傳“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今天的質量,明天的市場”“質量與人人有關”等質量理念,持續推動青島特鋼質量理念升級。在市場營銷方面,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強大的議價能力和品牌價值優勢,共享內部銷售渠道資源,助力青島特鋼產品售價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極大提高青島特鋼的盈利能力。
智能綠色制造,引領高質量發展
當下,全球正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智能化、綠色化能夠極大提升傳統企業的生產與管理效能,已成為特鋼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數字化規劃的帶動下,青島特鋼“五六高線”智能制造項目全面竣工,精品線材智能制造示范產線順利建成,設備狀態在線智能監測、焦化智能管控等項目陸續投入應用。其中,五六高線應用工業4.0先進技術,實現了“1121”智能化體系,即以智能管控為1個中心,數字孿生車間3D視圖為生產管控1張圖,數據分析和智能運維為兩個平臺,智慧物聯為1個系統。 這些高新設備打破了企業的數據孤島,實現了業務數據互通、采購生產聯動、智能制造提速,標志著青島特鋼正式開啟向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的嶄新階段。 2021年,青島特鋼5#、6#高線獲得“山東省智能工廠”稱號,并以“高速優特鋼線材智能工廠”稱號入選國家工信部“2021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公示名單。未來,青島特鋼將進一步把5#、6#高線建設成為世界級“燈塔工廠”,著力以打造全球軋速度快、效率優的現代化優特鋼高速線材生產基地為引領,推動企業研發技術、生產平臺、組織架構實現多維變革與層次迭代更新,以實現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十四五”規劃“智能引領”的發展目標。 與之相襯的是,在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全力支持下,青島特鋼的環境治理水平也大幅提升。企業2017年獲國家工信部“綠色工廠”稱號,2018年獲中鋼協“清潔生產環境友好型企業”稱號,2021年獲得中鋼協“超低排放”公示認可。 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接手青島特鋼開創了特鋼領域聯合重組的先河,凸顯了鋼鐵行業產品專業化聯合重組的巨大制度優勢。事實證明,國有企業只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推進改革,就一定能夠轉變為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企業。在改革創新引領下,青島特鋼將繼續堅持以勇往直前的改革定力、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朝著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加速前行。
|